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网上各种新闻是屡见不鲜。
据WHO估计,全球大约有20%的儿童青少年存在心理行为问题。而在中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大约为为20-30%,其主要表现为不愿沟通、人际交往困难、缺乏自信、厌学叛逆、离家出走、自伤甚至自杀等。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父母总想把所有的爱和关心都给孩子,可有时候就是走不进孩子的内心:
家长想多问几句,孩子就嫌你烦;
想和孩子多亲昵交流一会,可孩子却爱搭不理;
孩子胆小内向,什么事情都不愿意和大人说;
孩子不愿听父母讲话,有时还会有“攻击”行为;
父母一旦教育,孩子只会用“哭”来逃避。
其实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孩子在心理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NO.01孩子为什么会拒绝沟通?
父母们都知道,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要和孩子做好沟通工作。
但很多时候,孩子都拒绝和父母沟通,为什么孩子会拒绝和父母沟通呢?在于父母做了这几件事。
01 父母经常用命令的语气
曾经在一个综艺节目之中,有一位女孩曾经吐槽过自己的妈妈非常毒舌,在生活当中从来就没有给过她好语气,也经常用命令的语气跟她交流。久而久之这位女孩也觉得跟妈妈交流很累,不愿意跟妈妈交流。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之中,有过这样一句话:语言如同窗户,也如同一面墙,它在审判着我们也能让我们自由。
也许很多父母都缺乏沟通的能力,在跟孩子说话的时候,经常用命令的语气跟他们进行交流,而这样的沟通方式也会让孩子觉得很烦。
02 父母沟通时用不耐烦的语气
在教育孩子时,有些父母常常给予孩子不断的否定和打击,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不让孩子骄傲。然而,这种“善意”的教导往往容易导致孩子出现自卑的状态。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003年加州大学的一项神经影像实验证实,人类的痛感存在两个触发键:感官和情感。当孩子因为父母的语言暴力,情感上感觉到强烈的厌恶和排斥时。他们大脑会像上图一样,真真切切地产生“疼痛”体验。在这个角度上讲,言语暴力和体罚一样会在进行的当时就让孩子“身心俱痛”。
如果想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制衡,就必须建立起理智脑和情绪脑之间的连接和互动,促进情绪和理智的联系,才能让理智慢慢地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建立起和情绪的沟通桥梁。
可以考虑通过脑电生物反馈锻炼孩子的额叶区域功能,让控制情绪的地方变得更加活跃,这一区域对于情绪的控制力就越强。
在训练的同时,孩子大脑前额叶的相关功能越来越活跃,各个皮层之间的信息传递也更加的通畅,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对从成人那里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更好的加工处理,对自己的情绪有更强的控制力。
NO.02如何引导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英国教育家尼尔曾说:
“严酷的家庭法则就是对健全心智的阉割,甚至是对生命本身的阉割。一个屈从的孩子不会长成一个真正的人。”
我们肯定都很爱孩子,但我们不注意沟通方式、控制不住情绪,一听说他“犯了事”,就暴跳如雷、动辄打骂,这样冷硬的“爱”,只会把孩子推得离我们越来越远。
01 善于倾听,积极引导
倾听孩子要做到一心一意,而不是三心二意,敷衍式倾听。
当孩子要跟父母说一件事的时候,如果当下父母事有做的时候,尽可能的把事情放一放,全神贯注的倾听孩子,实在放不下的,就跟孩子说好约定一个时间再跟他沟通。
比起一边看电视,一边玩手机,一边做家务,再一边听孩子讲话,给与孩子全部的注意力,用你的双眼看着他的脸,有眼神交流,有互动,这样交流的效果才会更好。
但互动并不意味着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父母对待孩子要多点耐心,往往孩子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是含有另外一层意思的。
好的积极倾听,是打开孩子沟通的敲门转,是走进孩子心门的第一步。
周国平曾说:“世界上最好听的声音就是孩子的声音。”
如果父母乐于倾听、善于倾听,孩子遇到任何事情都会愿意和你沟通。有了你的倾听,孩子才会感到他存在的价值。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要做孩子最忠实的听众。
02 学会共情,换位思考
每个人都需要被理解,被认同,孩子更需要。
小时候,当孩子在外面受委屈了,内心痛苦心情烦闷的时候,首选的沟通对象便是父母,他们会跟父母述说自己的委屈,其实要的只是父母的安慰。
此时,父母应该要表现出自己很心疼,很理解的样子,往往一个拥抱和几句安慰的话语,便能驱赶孩子内心的委屈。
只有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才能达到共情的状态。
当父母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多想想,多听听,孩子做出某种行为背后的原因就能够被发现了。
03 懂得尊重
也许家长在跟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之下,也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
对于孩子这些想法,大多数家长都是不认可的,毕竟是一些比较不成熟的想法,家长习惯性用自己的思维去看待这些事情,觉得孩子的想法太过于幼稚。
就算孩子的想法比较幼稚,我们也要懂得去尊重。
我们可以跟他们提供一些关于我们自己的建议,但如果孩子想要遵循自己的想法,就算他就按自己的想法去走,过程会比较挫折,我们也要懂得去尊重并且支持。
版权所有: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www.jingsi.cn) 粤ICP备16008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