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看点

mtnews

竞思新闻 家长看点 知识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家长看点>

大声说出来:多动症儿童“屡教不改”,根本原因不是父母的溺爱!

发布时间:2023-01-30

“做家长难,做A娃的家长更难。我们的苦是很多正常孩子家庭不能感受的,是一种周而复始的崩溃。”多动症的孩子可以理解家长说的话,但是他只是无法按照正确的方式行动。

例如在生活中,他明白拿别人东西之前应该询问,但是他们冲动的特点导致他们无法克制自己。在学习中,多动症儿童会因上课不专心、扰乱课堂纪律等等行为被老师谈话。他们经常会在违反规则之后才想起规则,犯了错误之后再后悔。不少家庭都遇到过多动症孩子“被歧视”、“被排挤”的问题。由于大家对多动症的认识太少,在孩子出现不良表现的时候,会以正常孩子的情况揣测ADHA家庭的教育,认为家长只是推卸自己的责任。

大声说出来:多动症儿童“屡教不改”,根本原因不是父母的溺爱!

甚至当孩子长时间都没有得到成长后,一些多动症孩子的家长也会因此产生怀疑和自责,认为孩子的问题是由于自己的教育方式导致的。那么,ADHD真的是家长溺爱的结果吗?

1、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出现多动症?

其实关于ADH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不过大量的研究和临床证据表明,ADHD属于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多动症的产生有其不可忽视的生理基础。也就是说儿童的多动症与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主要是负责管理情绪、控制行为、集中注意力的脑区没有得到充分唤醒而造成的。这种“非唤醒状态”又与脑细胞在利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交流时出现的问题相关联的。

2、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1、家庭内部的管教

批评的教育方式对其他孩子通常有效,但是对ADHD孩子是无效的。对于普通儿童有效的惩罚措施,大部分ADHD儿童并不敏感,甚至相反,他们对鼓励和表扬表现出更好的反应性。多动症孩子的家长就要花费跟多的精力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管的松,会担心起不到效果;管的严,又怕孩子会产生对抗情绪。因此有时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双方就会产生分歧,这也是多妈妈同很多父母交流时发现的问题。

一个家庭中爸爸与妈妈,爸妈与老人管教的不一致,都会使孩子产生困惑或是偏向性选择,导致他们的行为问题反复。对于多动症孩子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对规则的认知和遵守,比普通孩子更弱一些,一旦树立规则,全家都要认可和遵守,否则就更难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以,管教孩子时一定要避免双方都固执的认为只有自己是对的,完全不愿意倾听和理解对方的观点行为出现。要有效地教育孩子,父母必须同心协力,形成合力。

有了以上基础,就可以求同存异,共同协商出一个更合适的教育方式!

没有人会比A娃家长更清楚,“溺爱”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非要说出一种“溺爱”,我想应该就是比普通家庭更长时间的陪伴!父母非常了解孩子的委屈与无助,知道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即便多动症孩子给人的感觉似乎是破罐子破摔,好像老师、家长怎么批评他都不会放在心上,依旧的我行我素,但实际上他们的自我评价是很低的。

家庭外部的治疗

在过去,大家都普遍认为,ADHD的发生与家庭教养方式的不当有直接关系。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开始质疑这样的结论。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孩子患上多动症,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于已经确诊为ADHD的孩子,我们就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好比一个近视的孩子,如果父母没有给他配合适的眼镜,那么近视眼的孩子是绝不可能仅靠毅力和决心就能看清远处的东西的。多动症治疗也是同样的道理,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动症的情况会出现好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学业也会被严重的耽误。

竞思曾经遇到一个孩子通过脑电生物训练得到了提升。最初也是抱着怀疑的心态,但在后续的了解中发现脑电训练的优势。脑电训练是现代生物科学最前沿的训练方案,通过训练选择性强化或抑制某—频段的脑电波从而达到改善注意力的目的。并延长注意力集中时间,调动儿童的主动性,形成良好的行为模式,改善和消除儿童多动症的症状。在同时,根据孩子情况加以辅助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把注意力集中的情况转移到学习及生活中。

但治疗也要找对治疗方法,不同孩子处在不同年龄的治疗方案也不应一概而论。并且逐渐意识到多动症是由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衡引起的,孩子大脑发育迟缓,才是多动症孩子能力落后于他人的根本原因。


咨询客服微信


竞思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www.jingsi.cn) 粤ICP备16008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