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Encyclopedias

竞思新闻 家长看点 知识百科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知识百科>

压垮孩子的不是作业,而是专注力不足导致缺乏积极情绪!2点建议让孩子自信又专注

发布时间:2023-02-08

1.综艺节目中,有一个叫凯凯的男孩以“酷爱”做卷子震惊全网。只有一年级的他,除去妈妈布置的各种作业外,一个寒假累积量就高达376张试卷。凯凯妈妈只是无数焦虑父母的一个缩影,对孩子异常严苛,却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比如,太过焦虑,紧盯着孩子的学习,放大他们的行为。

 

压垮孩子的不是作业,而是专注力不足导致缺乏积极情绪!2点建议让孩子自信又专注

 

一旦孩子出现错误,就会忍不住唠叨、否定、打击,不断推拉着孩子往前冲。

孩子的自我价值体系本来就很单薄,得不到认可和鼓励,又失去了自我接纳的可能性。

西安的9岁女孩,因为无法按时完成作业,从15楼决然跳下,她在遗书中写道:“妈妈,对不起,这是我的决定。”

“为什么我干什么都不行?”

很多时候,压垮孩子的不是作业,而是核心学习能力——专注力的缺失,和因此引发的后果:缺乏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内心能量虚弱。

2.为什么发生在孩子甚至家长身上的悲剧和压力越来越多?

一则是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带来许多挫败感,二则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解决困境的核心,就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而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又往往会出现心理能量的缺失。

什么是心理能量?简单来说就是养出坚强乐观的孩子,拥有积极的信念,无惧困难和挑战。

(1)高效学习,拥有学习之外的广度

关注孩子的学习,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把学习当作唯一的价值体系,一旦学业受挫,孩子心中的支撑点就会全部崩塌。

残酷的是,专注力不足的孩子,往往会陷入苦于学习的恶性循环中:因学习效率低、课堂吸收率差、回家作业完不成、成绩不理想,父母就越发压缩孩子的时间拿来弥补学习,孩子就越厌恶和逃避学习......

这么一来,无形之中孩子就会失去更多、更有意思的生命体验,比如感受万物生长的神奇,去体验绘画、音乐的魅力,感受不一样的运动或竞技......

学习不仅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之内,而是需要多维度的探索和锻炼。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对于学习的更大兴趣和求知欲,保持积极参与的情绪。

(2)厌学情绪,往往伴随注意力不集中产生

有些孩子习惯性拖延、抵触学习,真不是本性懒惰,反而和情绪及注意力有很大的关系。

据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以及自我调节不良现象会导致拖延行为的产生。一篇关于情绪和拖延的相关论文用到了体验取样法,利用定性数据对实验对象(本科生群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在面对让他们感到有压力或者是感觉不快的任务时,这些学生会选择拖延。我们不要觉得,孩子磨磨蹭蹭不写作业,就代表他们很轻松,事实上孩子拖延有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情绪焦虑、抵触学习。而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效率低,耗费的时间长,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倍感吃力的事情。

自我价值感低、自尊心低或者是自信心低这样类型的孩子更容易出厌学问题。

3.因此,如何提升孩子的内心能量,培养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思维,提升学习动力和注意力呢?

光靠提升作业量、刷题、不停催促施加压力,不是长久之计。在此小竞分享2个建议:一是把原有的注意力保护好,二是把现有的注意力提升起来。

1、不要无意破坏本身的注意力

在破坏孩子注意力这上面,家长做的最大的“努力”,必定要属在孩子写作业学习时,突然打扰对方,包括但不仅限于:突然进房间看看孩子在做什么,问孩子和学习无关的问题,关心孩子要不要喝水吃水果等等。

我们在陪伴孩子时一定要避免过度提醒,可以采取专业“少说多做”的方法,以孩子为中心,观察他们的表现,根据孩子的节奏提供适当的帮助,而不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断提醒和指挥。

当然,不是只有学习写作业才可以磨练孩子思考的能力和注意力,任何生活中一件小事都是孩子独自思索、寻找解决办法的机会。

所以家长不要把平时生活、娱乐和学习完全割裂开,认为孩子只要学习时努力认真就好,其他事情没必要过多关注,不要过多的、自以为是对孩子好的,去给他们帮忙解决问题!

2、科学训练提升注意力素质

当然,大部分家长提醒孩子,根源还是因为孩子做事做事慢吞吞,非要大人推一步才肯挪一步,的确让爸妈很恼火。但是,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自控力或自主能力不足,就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提升,而不是完全依靠催促提醒。孩子是否能保持良好专注力,提高学习效率,及时完成学习任务,都需要孩子大脑发出命令才能更好的执行。

竞思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来加强大脑前额叶皮层与基底核之间的神经元连接,形成新的习惯回路,科学养成高效用脑习惯。竞思会根据孩子实际需求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案,充分锻炼注意力,提升记忆力、理解能力、执行力等,通过多点位训练模式,让大脑整体连接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咨询客服微信


竞思官方公众号

版权所有: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www.jingsi.cn) 粤ICP备160080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