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长是不是常有这种感慨,学霸总是很轻松就能取得好成绩,书本上没多少笔记、假期不补习,照样拿满分,甚至画画钢琴体育等各项技能满点,仿佛开了挂一样。
而有的孩子拼命补习、每天做作业到很晚,成绩依旧平平......难道真的是智商不同吗?
并非如此,不是所有学霸都天生聪明,但他们一定非常善于规划和利用自己的时间、拥有高效的学习能力!
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方法,小竞相信爸妈们一定尝试了不少,很遗憾效果并不理想。
前几天,就有一位深受困扰的家长咨询小竞:
“网上很多做计划做表格、规划时间的方法,我都试过,孩子写作业依然磨蹭费时间!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想提升孩子时间管理能力,我们就要遵循其背后的注意力发展规律,今天就给大家做个方法分享。
2.日本脑神经科学家桦泽紫苑,围绕提高大脑专注力和更加高效率地利用时间进行工作和学习,写了一本有关时间管理的书籍。
书中提出了“二维时间管理术”这个概念,提出了“15·45·90”时间法则,提高单位时间内大脑专注力的持续时间。
15分钟法则,高度专注力的时间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高度专注的状态一般只能持续15分钟,不会超过20分钟。也就是说,15分钟可以看作大脑专注力的一个单位时间。
因此在学习和工作中,那些用时不长又需要一气呵成完成的工作和学习,就适合利用15分钟这个时间单位,一鼓作气来完成。
45分钟法则,良好专注力的时间
日本大学文理学院的森昭雄教授研究指出,人脑的专注力持续的极限是40分钟(一次性)。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最好以15分钟为基本时间单位,每隔15分钟小休息一下。
以3个15分钟为一个工作单元,45分钟大休息一下,这样可以让大脑的专注力持续更长的时间。
90分钟法则,专注力持续时间的极限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周期性规律,叫作“亚昼夜节律”。亚昼夜节律以90分钟为周期,人的清醒度也会以90分钟为周期发生变化。
斯坦福大学睡眠机体节律研究所对人类的脑电波研究发现,人脑比较清醒的90分钟和产生倦意的20分钟会交替来到,形成一个循环。
90分钟可以说是成年人专注力持续时间的极限,如果能以45分钟为一小节,中间穿插短暂的休息,那么将更有利于专注力的持续。
其实学校的上课时间一般就是45分钟一堂课,课间休息10分钟,这和45分钟法则以及90分钟法则是非常契合的,为的就是让孩子松弛有度。
如果孩子在家学习,不妨借鉴这种模式来分配作业任务、适当休息,而不是在书桌前死磕一晚上。
当然,如果是注意力能力本身较低的孩子,那么即使和别人在同样的时间规划下,效率也是大大缩水的,因此用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科学提升注意力和执行力,是提升时间管理能力的基石。
3
除了在注意力的科学基础上提升时间管理能力,还有什么外在的小技巧能够帮孩子高效学习、快速且有条理地完成作业呢 ?
在这里也分享给大家作业上的3个技巧:收集、整理、分配。
收集
收集就是将你能够想到的所有未尽事宜统统罗列出来。
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个小本子,专门用来记录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任务,回家准备写作业前,对照记录内容把需要用到的书本文具都拿出来放好。
每晚孩子开始写作业前,家长也可以问问孩子:“今天的做作业都有哪些呢?”增进亲子交流的同时,帮助孩子增强记忆、梳理信息。
整理
收集完信息后,下一步并不是立刻开始行动,而是要先整理任务,按照喜好、难易程度、时间需求来做个计划。
比如,今天的语文作业较为简单,而数学比较复杂,那么就可以让孩子先完成简单的、拿手的,再去攻克复杂的内容。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孩子的疲劳感,如果孩子先做复杂的难题,很有可能花费很长时间还不能解决,这时孩子不仅会感到厌烦疲惫,还会产生挫败感和焦虑情绪,到头来一样作业都没完成好。
当然具体如何安排,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决定,或许有的孩子就喜欢先解决难题,激发他们的动力和挑战欲,我们无需按照刻板的规则去要求他们。
分配
在整理完作业的顺序后,孩子就要把时间合理分配到每一项任务中。
分配时间不能随随便便,而要按照真实的、合理的需求来安排,最好的学习案例就是考试。
就拿语文考试来说,一篇阅读理解花多少时间,作文至少需要留有多少时间,都有比较清晰的安排。一旦前面花费时间太长,后续的题目来不及完成,就会严重影响成绩!
所以在平常做作业时,家长要有意识的多培养孩子的时间分配意识,以及对时间的把握程度,多利用计时的方式让孩子体验自己的速度。
规定时间到了,却没有完成,就要提醒孩子自查原因,是因为题目困难?还是没有集中注意力?下次要注意提升效率。
同样的方法,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洗漱时间、娱乐时间,都应该合理规划并严格执行,如果总是放任孩子拖延,那么他在学习时也会形成同样的习惯。
版权所有:竞思注意力教育官网(www.jingsi.cn) 粤ICP备16008089号-1